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汽车新闻 > 买车导购 > 厂商要闻 > 正文

网约车新政限制排量,以后还搞小排量轻量化么?

  关于各地出台的网约车新政的讨论,还在继续发酵中。看得出来,这一轮政府固有思维模式下的所谓新政,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批评和执行阻力。

网约车新政限制排量,以后还搞小排量轻量化么?0

  大家都看得出来,所谓新政,其实还是几十年不变的出租车管理条例的一个网约车版,只是更改了一个名头,顶多算是1.0001版本的升级。它对网约车使用车型的规定,更成为民众反感、网约车从业者抵触的最大焦点。

网约车新政限制排量,以后还搞小排量轻量化么?1

  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天津等城市规定,从事网约车的燃油车轴距必须大于2700毫米,新能源车必须大于2650毫米。北京、深圳等地还规定,燃油车排量必须大于2.0L或者1.8T。这不仅是将一大批像大众速腾、日产轩逸、丰田卡罗拉、别克威朗等民众欢迎的紧凑级三厢车排除在外,甚至将1.4T的大众迈腾或帕萨特、1.5T的别克君越和福特蒙迪欧、1.6T的雪铁龙C6和奔驰C级等中高级车也刨除出去。

网约车新政限制排量,以后还搞小排量轻量化么?2

1.4T迈腾也不能幸免

  前一段时间,予墨刚刚去店里试驾过一汽大众新一代1.4T迈腾,无论是从舒适性还是经济性上它都足以秒杀市场上一堆排量超过2.0L的所谓中级车。虽然它的排量只有1.4L,但在城市驾驶足以满足动力需求。

  你说你限制车辆的等级也就算了,还限制得这么不专业。怎么不引起网约车从业者们的愤怒?要知道,以上这几款车型,都是中级车市场的最主力车型。很多人都是刚刚买了新车,准备跑跑网约车赚点辛苦钱,现在凭空打下这么一棒子,花钱买的车就只能用来接送老婆孩子了。

  而且,小排量化是最近以及未来几年汽车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,难道政策制定者们不食人间烟火?据予墨了解,80%的中级车,在接下来的换代中,都将会推出小排量发动机版本,替代过去的2.0L左右排量的自吸发动机。网约车新政一出,让车企们摸不着头脑——还搞不搞小排量轻量化了?很显然,简单用排量来规定汽车的等级,已经严重偏离了汽车市场现实。

  再回过头来看,限制网约车的尺寸、排量或者售价,会带来怎样的后果?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看。

网约车新政限制排量,以后还搞小排量轻量化么?3

  从环保的角度,我们国家一直在提倡节能减排。网约车又是行驶里程与出租车相当、远大于家用车的一批车。它们尺寸和排量越大,对空气污染就会带来更大的不利影响。这是掰着脚趾头都能够想到的。

  从交通资源配置的角度,我们的城市已经非常拥挤,我们不仅不应该限制车辆的排量和尺寸,往大了走,更应该是引导它们往小了走。豪华舒适不一定等于大、长,奔驰A级、B级,宝马1系、奥迪A3,它们都属于豪华车的范畴,且尺寸较小、排量也不大,用它们是不是也能让乘客感觉更豪华、更舒适?

网约车新政限制排量,以后还搞小排量轻量化么?4

  从网约车行业的角度,予墨之前就说过,网约车的诞生,本事就是为了广大的普通民众服务的。通过降低车辆的运营成本、提高车辆的使用率以及通过考核提高司机的规范,来为民众提供更加亲民和舒适的服务。现在对车辆进行这样那样的限制,让网约车只服务于社会高端人群,这与网约车为平民服务的出发点发生了背离。

网约车新政限制排量,以后还搞小排量轻量化么?5

  还有些城市,限制了网约车的数量,这更是将网约车企业置于死地。网约车企业都来自于互联网行业,他们靠平台盈利,但更多的是靠大数据及数据分析,靠以此为基础开发的创新产品来盈利。如果限定了网约车的数量,那直接是等于掐死了网约车企业创新的脖子。北京、上海、深圳号称是中国最开放的城市,这样对待创新企业,真的好吗?中央提纲的促进创业创新的精神哪里去啦?

  从民众需求的角度,像予墨这样的DIAOSI,以前高峰时不管打出租车、叫网约车难不难,至少还有选择的余地。现在把新政通过限制车辆把网约车提到出租车之上,政府专家甚至直接说,要把网约车价格提高到比出租车高30%-50%,只服务高收入人群。

网约车新政限制排量,以后还搞小排量轻量化么?6

  不少司机说,政策万一实施了打算还是开黑车,诚然网约车吸纳了部分黑车,但由于网约车有司机注册的筛选,有路线追逐、行程分享、紧急求助等技术去保障安全,收费透明、有对司机的评价和监管,让黑车变成了白车。今后刷下的车辆很有可能将重回黑车行列。

  我以后如果打不到车,那就只能靠公交或地铁了,或者回去坐黑车。新政的制定者们,是看着我们平民百姓也坐车上下班,表示缺乏优越感吗?

  以上种种,均是限制网约车尺寸、排量的坏处,而它的好处,仅仅是让出租车这一传统服务模式能够活到更长一些,活得像以前那样舒坦一些。

  总而言之,提出车型限制的出发点,是因为有关部门提出要让网约车“高品质服务、差异化经营”。而一些地方把这点简单理解为设定更高的车辆、司机门槛,水平未免过于低级。其实差异化的重点在于服务商的差异、技术上的差异,在于让网约车的技术和服务水平提高,能满足打车群众安全、价格、品质方面的综合要求,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对想要接单的车主们设高门槛。地方保护,不能成为社会进步的绊脚石啊,我的青天大老爷们!


  关于各地出台的网约车新政的讨论,还在继续发酵中。看得出来,这一轮政府固有思维模式下的所谓新政,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批评和执行阻力。
评论

0/200

验证码: 点击换一张